【慧聪服装网】拨通东莞乐凯安吉皮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瑞安人刘道松的手机时,他正坐在公司的食堂吃午饭。提起近期东莞多家鞋企关停或搬迁,他表示“有很多话想和记者说”。 贴牌加工是症结 8月30日晚,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播发了一条“东莞30%以上鞋企处倒闭边缘”的消息。显然,消息灵通的刘道松已经知道了相关内容。他认为,目前东莞鞋业“问题严重,但应该还不至于出现倒闭潮”。 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广东省东莞市,是中小企业的摇篮。根据东莞市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目前东莞民营登记注册户46.77万户,其中99%是中小企业。中国皮革协会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年产鞋约130亿双,占世界总产量的六七成,其中出口近100亿双。而东莞是世界著名的鞋业代工基地,曾有“世界每10双鞋就有1双来自东莞”的说法。 刘道松表示,东莞鞋企中做自有品牌的非常少,几乎所有的鞋企都在做OEM(贴牌加工),靠外接订单生存。这是东莞鞋企目前面临困局的主要症结所在。 东莞市外经贸局公布了一组数字,今年1-6月份,东莞累计关停企业261家,同比少5家。2008年东莞市关停企业865家,2009年为657家,2010年为585家。虽然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企业的关停数量逐年下降,但近期作为该市重要产业的制鞋业发生数家大中型鞋企关闭或搬迁事件,令人格外关注。 面临多种生存考验 央视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引述业内人士说法,近期,东莞大中型制鞋企业如安加鞋业、联运鞋业、飞利达鞋业等公司已关闭或搬迁,惠丰鞋业、麦斯鞋业、永盛鞋业等多家鞋企正在大范围缩小生产规模。东莞制鞋业正在经历严峻的市场考验,多家鞋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已在东莞创业十几年的刘道松分析说,安加等有近2000名工人大型鞋企的倒闭,又引发了一些小型鞋企“联动”倒下。 在广州市中大长江配料城做辅料生意的温州老板张忠海,也相当关注东莞方面的状况。他认为,任何压力都有可能压垮OEM企业,目前东莞鞋企至少面临四大考验。首先,外贸订单减少。由于今年欧美经济磕磕绊绊,再加上受利比亚战火等因素影响,靠OEM为生的东莞鞋企,要么订单不足,要么不敢接订单。其次,受汇率影响,导致出口利润下降。第三,由于中小鞋企既没有什么抵押物,又没有获得银行的授信,往往只能通过民间高息借贷来融资,融资成本往往达到30%-40%,致使OEM的企业日子不好过。第四,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飙升。刘道松说,东莞现在的鞋企普工月薪一般在1500-2000元之间,而且包吃住,“但还是很难招到工人。”
本文为转载稿,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站不对其中包含或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于任何因直接或间接采用、转载本文提供的信息造成的损失,本网站均不承担责任。若侵犯您的权利,请致电0757-85778888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