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6日新媒体专电外媒称,一个历史悠久的体现中国经济影响力的发展模式,可能成为当代中国领导人治理经济成长乏力的最佳药方。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4月15日报道,中国政府希望通过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为各种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的方式,为本已跻身世界成长最快行列地区的经济添砖加瓦。
澳新银行认为,这一愿景所带来的好处与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融入全球经济的目标是相符的。
丝绸之路咨询公司经济学家本·辛芬德费尔表示,中国经济的规模意味着该国拥有改变丝绸之路地区经济实力的能力,我们正在见证一个世界经济重心的重生。
报道说,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来说,从印尼到哈萨克斯坦等国带来的全新商机将帮助抵御国内房地产市场疲软和欧洲出口需求迟滞的影响。
中国以往的海外投资不乏受挫的记录。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叫停了中国人投资14亿美元在科伦坡建造港口城的计划。在中国设想的管道、公路和铁路建设的枢纽国家—哈萨克斯坦,中国也一直难以获得足够的影响力。
瑞银集团高级经济顾问乔治·马格纳斯表示,中国海外投资留下的“诸多问题包括资源错配、铺张浪费、管理不善以及商业标准和投资回报的乏善可陈”。
运用亚投行这样的多边机构能缓解对中国政治影响力的担忧。
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显示,“一带一路”的宏大事业将振兴给全球经济成长贡献了80%的本地区,并且有望在2050年前将30亿人口带入中产阶级的行列。
澳新银行经济学家刘利刚等日前撰写的报告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数十个国家的经济合作可能有助于中国向下一层次的全球化跃进。
中金公司分析师吴慧敏和孔令鑫也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对国内基建类工程机械的需求拉动年均预计达11.9%,有望为铁路装备、工程机械和核电装备提供持续催化。
辛芬德费尔表示,这个规划具有改变时局的潜力。
本文为转载稿,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站不对其中包含或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于任何因直接或间接采用、转载本文提供的信息造成的损失,本网站均不承担责任。若侵犯您的权利,请致电0757-85778888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合作